本報訊(記者 李敏)昨天,省委副書記、蘇州市委書記石泰峰來我市調研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情況。他指出,張家港精神是蘇州三大法寶之一,在張家港精神的洗禮和鼓舞下,張家港在“三農”工作中創造了很多鮮活的經驗,涌現出了很多亮點。在蘇州獲批國家城鄉發展一體化綜合改革試點的重大機遇面前,要繼續弘揚張家港精神,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為蘇州城鄉發展一體化邁上新臺階率先探路。蘇州市委副書記陳振一參加調研。
在我市領導姚林榮、朱立凡、黃堯等的陪同下,石泰峰先后來到經開區(楊舍鎮)善港村、大新鎮橋頭村、常陰沙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常興社區、塘橋鎮金村村(老街、華田家庭農場)和鳳凰鎮飛翔農業園等地。
白墻青瓦、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作為江蘇省三星級康居示范村,善港村的船塢里美得像幅山水畫,江南水鄉的韻味在這里一展無遺。2012年3月起,船塢里以保持原生態為原則,實施以污水處理、垃圾收集、道路硬化、生態環境、文化服務五大惠民工程為重點的康居鄉村建設,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當聽到相關負責人介紹村里還設立了“書記接待日”,每天負責接待和處理來人接訪,處理矛盾糾紛和突出問題,提供政策咨詢等服務時,石泰峰表示贊賞。
在橋頭村龍皇廟埭徽派風格的標識西側,一戶農家屋前就是一個小菜園,屋邊一潭河水波光粼粼,好一幅怡然自得的田園小景。據村負責人介紹,龍皇廟埭是出名的水多、河道多,在美麗村莊建設過程中,村里就圍繞“水”大做文章:實施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新增2套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設施;實施河道疏浚、拓浚,水系整治疏通,濱水、護坡整飾?吹酱孱^斷山崗處的河坡被開墾成了菜地,石泰峰說:“你們看,沒有草坪,只有菜地,這樣多好。美麗鄉村建設不是光給別人看的,只要干凈、方便、舒適就好,最終是要讓住在這里的村民感覺幸福!
在常興社區,石泰峰詳細詢問生活污水處理情況,鼓勵其培育村莊特色,發展觀光農業。走在塘橋鎮金村村青青的石板路上,眼前粗壯的樹干、古色古香的民居,讓石泰峰不時駐足。他囑咐村干部要保護好這個千年歷史文化古村,塑造文化特色。在華田家庭農場,石泰峰與農場主吳健親切交談,關切地詢問他有沒有按時拿到政府的補貼款,以及家庭農場的經營情況。當聽說去年農場收入超過50萬元時,石泰峰笑著說:“你是個讓人羨慕的農場主!”
在調研座談會上,我市市委書記姚林榮從現代農業、農村改革、農村規劃建設、農村社會事業、農村基層黨建等方面,匯報了我市“三農”工作基本情況。他說,張家港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將其作為港城現代化建設的最基礎保障,始終堅持以城鄉發展一體化為統攬,以富民強村為核心,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三農”工作持續向好、穩步發展。下階段,我市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央、省、蘇州三級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把涉及“三農”的各項工作落實好。
石泰峰對我市城鄉發展一體化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說,看了現代農業、富民載體、美麗鎮村、生態建設、公共服務等現場,聽了相關交流匯報,總的感覺到張家港對城鄉發展一體化認識比較到位,工作開展有力,成效不斷顯現。特別是去年獲批國家城鄉發展一體化綜合改革試點以來,蘇州市上下進一步完善制度、創新舉措,突出重點、協調推進,現代農業、富民強村和農村環境水平持續提升,積極探索具有蘇州特色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路子。
石泰峰強調,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蘇州最先提出并探索的創新實踐,是最大的轉方式調結構,是蘇州工作的亮點。上個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省工作時強調,沒有農業的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對江蘇提出“五個邁上新臺階”,首次把現代農業邁上新臺階與經濟、文化、民生和從嚴治黨并提,而且總書記特別強調,現代農業邁上新臺階就是針對江蘇這樣經濟較發達地區提出來的,這就要求我們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問題,我們要充分理解總書記對江蘇的新要求。
石泰峰指出,蘇州是江蘇的發達地區,城鎮化率已經超過70%,超出全國平均水平近20個百分點。但從全局來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相對滯后,農民持續增收難度仍然較大,農村改革發展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兩個率先”的短板。我們必須始終堅持把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根本立足點,更加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歷史、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尊重群眾特別是農村群眾的意愿,把更多資源和精力放到“三農”上,放到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放到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上,突出轉方式、強改革、重建設,推動現代農業、富民強村、人居環境取得新突破,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邁上新臺階,繼續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關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石泰峰強調了四點意見:第一,著力推動現代農業上新水平。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是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實踐路徑。要加快構建以“四個百萬畝”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積極發展精致農業,推廣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大力培育以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主,集體農場、合作農場、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職業農民學習資助、創業扶持、社會保險等機制。加快農業基礎設施改造提升,突出科技強農,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逐步提高農業的智能化生產、現代化管理、科學化決策水平。
第二,著力推動富民強村上新水平?倳泿状沃v話都提到,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始終是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核心要求。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不是簡單化進程的加快,必須更加注重富民優先的導向,創新制度安排,堅持創業、就業、產業、物業并舉,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著力提高農民的財產性、投資性收入比重,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讓廣大農民在改革發展中得到更多的實惠。要深化以固化社區股份合作社股權為重點的產權制度改革,創新落實“一村二樓宇”政策,在市(區)層面統籌配置資源,加大集體經濟薄弱村幫扶力度,落實掛鉤幫扶轉化責任,強化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不斷提高股份分紅水平。
第三,著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上新水平。生態建設的根本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不要因為我們的無知,而給歷史留下遺憾。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合理控制城鎮開發邊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服務網絡建設,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村容村貌。要按照遵循鄉村發展演化規律、尊重農民意愿、維護農民權益、傳承鄉村文明的要求,有機融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基本農田保護規劃和農業產業布局規劃,科學確定村莊布局。要積極實施“三優三!毙袆佑媱,嚴控增量、消化存量,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要扎實推進美麗鎮村建設,加快農民安置房建設,全面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早日實現重點村、特色村全覆蓋。
第四,著力推動工作落實上新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果落實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針、政策、措施也會落空,再偉大的目標任務也實現不了。蘇州市委1號文件近期就要下發,今年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目標任務已經明確,接下來的重中之重就是抓落實,求實效。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緊緊抓住改革試點重大機遇,調動各方力量,努力形成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力往基層使、政策往基層傾斜的良好導向。要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增強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要加大政策支農力度,督查考核力度,積極落實國家和省賦予蘇州的各項政策,推動“三農”工作創新。